指挥中心的空气骤然凝固。
所有人都以为案件已经告破,正全力搜集丁春峰的犯罪证据。李睿的推断像一颗炸弹,瞬间将专案组推入更深的迷雾。
张旭的脸色阴沉得可怕:\"李睿,你凭什么断定有共犯?\"
所有人都看向李睿,期待他给出答案。
这时,李璋突然反应过来:“张队,我今天反复查看监控时发现异常!\"
他调出交通监控画面,\"13号晚上21:50,嫌疑车辆出现在枫林路与梧桐路交叉口,之后整夜都未离开监控区域。但许梓琳最后一次出现在校园监控是21:45——从大学城到枫林路至少要25分钟车程,时间上根本不可能!\"
滕艳兰赶忙说道:“丁春峰的车那个时候在建设南路附近。五分钟的时间他到不了东大,更不可能用这么短的时间绑架许梓琳。”
张旭陷入了沉思,他抬头问道:“许梓琳和这个案子到底有没有联系?有直接证据吗?”
\"许梓琳和本案的关联性……\"滕艳兰的声音戛然而止。
确实,除了受害者相似的眼睛特征,他们没有任何实质证据将许梓琳失踪与连环杀人案联系起来。
李睿站起身,镜片反射着冷光:\"丁春峰没有能力完成眼球摘除手术。根据尸检,受害者被摘除眼球时都还活着——这需要精湛的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。“他调出丁春峰的档案,”他只有初中文化,做过汽修工和出租车司机,从未接触过医学领域。\"
滕艳兰注意到李睿的手指在微微颤抖。这个细节让她想起尸检报告中那个一直被忽略的异常——所有受害者的眼球摘除切口都呈现出特殊的锯齿状,那是某种精密手术器械独有的特征。
张旭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,眉头紧锁:\"李睿,你的推理很有说服力,但目前还缺乏直接证据。\"他抬头看向李睿,\"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丁春峰不是单独作案。\"
李睿立即调出审讯录像。画面中的丁春峰虽然表面镇定,但双手始终带着细微的颤抖。张旭皱眉道:\"这可能是紧张导致的生理反应。\"
\"我去医院专门观察过,\"李睿推了推眼镜,\"这种震颤是持续性的,与情绪无关。医学上称为‘意向性震颤’,常见于酒精中毒或小脑病变患者。“他调出一段医学影像,”这种程度的震颤根本无法进行精细的眼球摘除手术。\"
指挥中心陷入短暂的沉默。鲍文婕注意到张旭瞥了眼腕表——凌晨4:35,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泛白。
今天注定是一个不眠夜。他知道,如果有第二个嫌疑人的话,这个案子可要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可怕。如果许梓琳和这个案子真的有关系,那说明她的处境也更危险。
\"还有一个疑点,“李睿继续分析,”丁春峰的车辆非常干净。即便使用塑料布,但这种一次性塑料桌布稍微一用劲就会撕破,在绑架过程中也难免留下挣扎痕迹。唯一的解释是,被害人被带上车时已经失去反抗能力。\"
李璋突然插话:“我查过交通监控,案发时段丁春峰的出租车确实没有出现在绑架现场附近。\"
\"你的意思是……”张旭的声音变得凝重。
\"丁春峰很可能只负责抛尸环节。\"李睿调出地图,\"而真正的绑架和……手术,是由另一个人完成的。\"
滕艳兰皱眉道:“如果被害人到了他的车里已经被挖眼球,折磨得奄奄一息,一定没有力量去反抗。所以我们只在车上发现了头发。这应该是他搬运被害人的时候或者是打扫现场的时候遗留下来的。”
这个推论让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。如果真如李睿所说,意味着还有一个更危险的凶手逍遥法外,而许梓琳的处境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危急。